齐赴云端共享思想盛宴,思政大课坚定必胜信心 ------南京体育学院全体师生同上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发布者:杨蓉发布时间:2020-03-10浏览次数:531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统一部署,39日下午,南京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学生7262(含奥林匹克学院3091)与全国广大高校师生一起共同收看了一堂特殊的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此次思政课是为落实教育部党组“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部署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的重要工作安排,也是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重要举措。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思政大课对于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思政大课邀请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进行授课,四位专家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发挥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根据《教育部社科司关于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通知》要求和精神,我院加强宣传将本次“思政大课”列入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统一安排,通知所有大学生按时上课。直播观看结束后,全院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开展线上讨论,深化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倾听学生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葛翠柏:四位大咖将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有机统一,进行了一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大课,给全国大学生举办了一场思想盛宴。四门课的顺序安排很有艺术:艾四林教授“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深化理论认识”——秦宣教授“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王炳林教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冯秀军教授“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四位教授从这四个主题,以“命运共同体”“制度优势”“历史经验”“青年担当”为关键词展开授课,引导大学生敬畏自然,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认知,从历史经验中总结经验增强战疫信心,承担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这个特殊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对于帮助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必胜信心有着重要意义。本次思政大课将当前的疫情防控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思政课教学,用网络直播这样一种特殊方式,面向全国大学生这一特别群体,讲出了新时代中国思政课的新气象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原教研室主任刘静:此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直播,聆听专家的讲座,更觉得在举国抗疫的关键时期,我们高校思政课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的运用能力培养。在马原教学和学习中,将当前疫情防控融入马原课都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正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所说,讲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我们要透过正在中国发生着的火热实践,指导学生深化对人民立场、实事求是、人与自然关系、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人类社会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朱晓林:四位教授结合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使我们更坚定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作为一名思修课教师,看到冯秀军教授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谈战“役”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通过讲述王维国医生的两张照片,一家三代人的激励、传承,让人深受感动。这次抗“疫”一线,很多都是90后青年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人的担当精神,青年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每一个人都是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青年人的梦想追求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个人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青年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只有勤学奋斗,增长才干,才能用科学精神和专业本领保护我们想保护的人。用努力奋斗的青春,把自己成就为一个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列教研室主任渠彦超:通过几位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述,让我们对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全国人民的团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全国人民欢度佳节之际,新冠疫情成为中国人关注的焦点,能否成功应对这次疫情,能否成功挽救病人生命,能否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成为摆在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一次大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来,尤其是当代青年人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时代华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洪北頔:在我国迈入小康社会之际,新型肺炎疫情给我们提出了一次重大的考验。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守岗位、砥砺向前,化困难为奇迹,化危机为成果,从疫情的最大受害国变为世界的抗疫的表率。我们作为大学思政教师,虽然无法像医护工作者那样冲锋在第一线,但是我们的精神是相同的,都有一颗在困难时期奉献自己、做好一切的决心。这次思政大课正是表现出思政教师在当前境况下的作用:我们能把抗疫的积极精神带给学生,树立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正确价值观,传给给他们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团结祖国未来的生力军。人类每一次疫情实际上都带来了一次社会治理的变革:鼠疫改变了中世纪,麻风病和天花改变了早期资本主义。每一次社会治理的转型,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也是意识形态上的:鼠疫终结了天主教,麻风病终结了早期自由主义。虽然新型肺炎远没有如此的影响,但是我们已经能看到一股社会正能量被激发了出来。中国人民不会被天灾击倒,反而越挫越勇,每每阔过困难险阻,都会迈着更矫健的步伐奔向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孙凤兰:艾四林教授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主题”,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和“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秦宣教授以“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了什么”为主题,带我们反思了疫情进程,引导我们进一步思考疫情大考带来的启示。王炳林教授以“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必胜信心”为题,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历次防疫斗争,增强了中国人民战疫的必胜信心。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最美青春——谈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鼓励青年人立足现实、志存高远,谱写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大写青春。本次思政大课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开讲,既是防控疫情的需要,也是思政课建设的导向。这既是一堂将教学转化为战疫强大力量的思政课,也是一堂以抗疫先进事迹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政课。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深化理论认识,强化实践引导,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学生线上讨论发言)

(学生家中云端听课)

(任课教师作业布置)

文字:陈美杉

图片:刘静、洪北頔、孙凤兰、朱晓林、渠彦超、唐永干

责任编辑:葛翠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