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基础和合作基础
 

    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自从办学以来,一直致力于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谋求与市场和社会的对接。2014年12月,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与溧阳市文化广电体育局、无锡新体育中心等5家单位签署了实训基地,并召开了实训基地研讨会;2015年3月南京体育学院被江苏省体育局授予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在此基础上,实践教育中心在管理体制、队伍建设以及校外实践基地形式、内容等方面开展了更加广泛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体制

中心实行“校内两级管理、校外合作协同”的管理模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

校内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教务处对实验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体育系体育经济与管理教研室具体落实实验中心各项建设与管理工作。

校外实行合作协同管理。学院与合作单位共同成立中心管理委员会,负责统一协调管理所属校外实践基地的人员、经费、场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维护和运转,组织和管理所属范围内的各项教学与实习实践活动。

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主任由体育系主任兼任,主要负责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规划与教学改革。其中,中心主任职责是:总体管理和协调实验室的各项工作;组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撰写实验中心建设年度规划及总结,检查监督计划和制度的执行情况;指导并检查实验中心教学、科研等进展;审核实验室新建和改建方案;组织实验中心工作的考核和评估;协同人事部门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定编、定岗、组织业务培训和考核;平衡、审批实验室经费;组织仪器设备的申请购置、维修及使用管理;协助实验用房调度;实施实验室环保监督等工作。

健全实验管理制度。为集成学科和专业间的实验教学资源,中心制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及细则,明确实验中心各岗位的职责,并在人员队伍、仪器设备、实验设施、教学任务安排等方面实行集中管理,统筹调配,使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加强实验中心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实验室开放运行。中心制定了包括《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实验室人员考核暂行办法(试行)》、《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综合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实验室管理规定(试行)》、《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实践教育中心教学实习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完备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2、实验教学

(1) 实验教学理念

    针对体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应用性、综合性特点,中心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验实践中认知体育产业管理过程、学习体育产业管理知识、提高 管理技能。为此,中心确立了“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其中,问题导向是实践教育的立足点,能力本位是实践教育的核心,实践创新是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

“问题导向”,就是在实践教学中主动聚焦体育产业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确立实践教学课程模块、选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做到实践教学活动有的放矢、适应社会以及体育产业发展实践的需求与需要,激发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推动体育产业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能力本位”,就是从体育产业的岗位需要出发,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按照体育产业能力的需要,明确实践教育培养目标,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的体育产业训练体系。同时,按照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化特点,分层次、分模块、分类别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实践创新”,就是通过与政府职能部门、体育市场和行业等实践部门的合作共建,跟踪体育产业学科发展前沿,创新实践教育观念,优化实验教学体系,探索现代化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创新性实验项目建设,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一流体育产业人才。

(2)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实践教育中心依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初步构建了“三层次三模块”实验教学体系。

“三层次”是将实验教学分为专业认知、技能实践创新训练等三个层次。

“专业认知”层次。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熟悉

和掌握体育经济与管理的基本方法,学会正确处理调查数据和完整操作实验的能力。例如具有统计处理有关数据、资料、信息的基本能力,重点培养学生体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专业认识和专业认知。

   “技能实践”层次。主要针对大二、大三学生,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具体的

体育产业和市场实务的演练、训练,掌握体育产业管理基本的技能,重点培养学生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技巧

   “创新训练”层次。主要针对大三、大四学生,目的在于依托校内实验平台

和校外实践平台二类实践教育平台,支持和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引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或直接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体育产业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模块”是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将实验内容整合成“认知型、技能型、创新型”三个实践教学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就业定位选择相应的模块来进行实践活动。认知型课程模块重在普及学生对体育产业实践技能的认识与理解;技能型课程模块重在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技巧;创新型课程模块重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兴趣,拓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同时,结合科研项目孵化,创新教学实验内容。

(2)实验教学课程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根据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设定,开设了相关的实践课程:

            部分主要实验课程及实验项目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会计学原理

原始凭证的填制

记账凭证的填制

账务处理程序训练

财务报表编制

电子商务

购物系统使用-购物系统中认证技术

购物系统使用-购物系统中不同角色的体验

自助建站系统

电子商务实战系统-B2B,B2C,C2C 的实战操作

体育公共关系学

危机公关

记者见面会

新产品发布会

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招聘

人员素质测评

绩效管理

薪酬管理

财务管理

综合实验

项目管理

货币银行学

综合柜面业务实训

信贷管理业务实训

国际结算业务实训

银行经营管理实训

客户经营考核实训

银行业务综合实验

客户关系管理实训;

体育市场营销

EPR沙盘模拟训练

企业仿真综合实验

(4)实验教学方法

中心根据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借鉴不同教育方法基础上,创立有中心特色的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仿真模拟教学法。

(1)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体育经济与管理综合实践教育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发现体育产业具体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探索未来将出现的议题,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体育经济与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2)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载体,组织学生调查分析体育产业的相关案例,展开分组讨论和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案例的讨论、解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在参与案例讨论中进一步加深对体育经济与管理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领悟,进一步获取解决社会难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仿真模拟教学法。采用仿真推演或现场模拟实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体育产业的管理过程有更为生动的感触,增强实践教学的情境性、可视性和直观化效果,使学生犹如置身于场景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走向社会后能较快熟悉并开展工作的能力。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体验、认知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加以处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的精神,推动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4、实验教材

实践教学教材是组织实践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鼓励教师联合政府、行业、体育产业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与服务人员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自主编写适合体育经济与管理实践教育中心培养目标的实验教材或讲义。

5、实验队伍

中心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打造高水平实验教学队伍。

(1)实验队伍坚持共建共享。一是优化集成院内实验队伍。中心充分利用院内其他系的管理实验资源,尤其是共享融合实验队伍,根据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实践培养的需要利用各方实验队伍。例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经管院的实验队伍,开设人才招聘、人力资源测评等方面的实验课程。二是合作共建校内外实验队伍。引进在体育产业实践领域经验丰富的政府人员、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到中心讲授体育产业实验课程;或者通过“第二课堂”方式,带学生到体育中心、俱乐部去开展情景化实践教学,由院外、院内教师共同完成实践实验课程的讲授工作。

(3)实验队伍实行实训培训。一是选派教师到相关的体育企业和体育产业职能单位挂职,在具体实践中锻炼教师实践能力,积累管理实践知识,提高教师实验教学能力与水平;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实践教学课程培训或暑期培训,强化教师实验教学的理论学习;三是引进具有丰富体育产业管理实战经验的人员,或课堂授课或实地指导,加强教师与其之间的交流沟通。最终使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能有较大提高,形成一支由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为骨干,结构合理,学科、专业覆盖面较广,能够胜任实践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

6、仪器设备

中心拥有良好的软、硬件条件,近年来,学院加大对实验室的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体育经济与管理实验室建成后将实现“市场营销模拟管理功能实现、企业运营模拟功能实现、大学生实训资源体系”三位一体,同时形成实验室内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学校教学、实际、实训三大目标,通过开展角色扮演,沙盘演练,实战对抗等丰富的实训形式,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

中心建立了有效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固定资产有专人负责登记,每台实验设备配有使用记录本,实验室也配有使用登记本。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正常维修与维护有专项经费,通过对教学实验中心提交的维修维护申请的审批,进行专项经费支出。

7、开放管理

中心实行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器材、实验场地、教学管理的全面开放。在中心开放时间段内,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提高对学生体育经济与管理管理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对于专业基础实验,在实验室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时间为学生免费开放;中心根据学生需求全天候开放部分实验室,对各种全国大学生体育创业竞赛活动有兴趣的学生开放;在保证教学实验课程正常进行和实验室教学设备正常维护的前提下,中心实现实验室资源与合作单位的开放共享,为各种体育创新型科技活动提供相关实验技能指导和培训工作。

8、环境与设施

中心制定相应的使用管理条例,确保其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中心的实验教学场地明亮、宽敞、安全,实验室环境优美;实验中心教学仪器先进完备,管理科学规范,设计人性化,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维护的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9、保障机制

学院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在实验室经费管理、实验室开放和实验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通过制度化保障机制、院内外资源共享机制、经费持续性投入机制等充分保障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开出率、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实验室的开放。

10、多元合作

(1)校外实践基地管理办法

在教学实践基地的管理上,合作双方本着“共建、共管、共用”的原则共同承担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职责。目前已经拟定了《南京体育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规定(试行)》,在未来合作中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实践条件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与无锡新体育中心等五家单位签订了实训基地的协议,并继续与千方公司等相关对口单位进行联系,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构建确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把校内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各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同时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实训基地的教学功能,又考虑实训基地的科研功能,以实训基地为支撑,建立教学、产业、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实践形式

实践形式采取情景模拟、实习实训、现场体验、在线学习、实地参观等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立体化的培养和管理。

(4)合作内容

课程体系建设:为培养实用性、复合型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需求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灵活的课程体系、动态的培养计划;共同制定符合体育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习和实训:为实现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心与合作单位就学生的实习、实训等方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和政产学研结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专业化教育,缩短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

师资合作:经合作双方商定,政府、行业派遣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员到校方授课,或带领学生开展具体的实践实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同时,校方选派教师到相关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或实地培训,熟悉实践技能与技术。

(5)接纳学生数量

  合作单位每年共接收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约100名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基地参加各种形式的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