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前事 惕惕后人——我校举办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线上讲座

发布者:胡昌盛发布时间:2021-12-14浏览次数:10

12月13日,在我国第8个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我校举办“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南京体育学院党委宣传部主办,直属单位党总支、图书馆承办。我校220多名师生在线聆听了讲座。直属单位党总支书记、信息化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葛见珠主持讲座。

当晚7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研究部负责人王立应邀在腾讯会议上作了题为“民族苦难与国家记忆”主题讲座,从悼念对象、系列活动、活动意义三个方面解读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的内涵,给同学们上了生动难忘的一课。

自2014年发布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决定开始,12月13日就被赋予了更深厚的意义。王立为我们介绍了国家公祭的悼念对象。其一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包括了无辜平民与战俘。日本侵略军通过集体屠杀、零散屠杀、性暴行等方式对南京同胞实施加害,其残暴程度不可想象。而对于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国内与国际媒体也做出了报道记录。“死亡的中国人,死亡的中国人,还是死亡的中国人。”这是当时美联社记者对南京的最后印象。南京大屠杀无疑是日本侵华战争中最典型的反人类罪行。其二是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他们包括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等等。每一个惨遭日军毒手的中国同胞都应当被后人缅怀。

王立介绍了国家公祭的系列活动。在地方公祭和国际案例的启示和积累下,我国国家公祭的主要活动有:下半旗仪式、全城默哀仪式、丛葬地同祭、国内抗战纪念馆同祭、海外华侨和平集会等配套活动。数亿中国人在各地一同进行哀悼,永志不忘血淋淋、沉甸甸的历史。

王立还讲述了国家公祭的意义所在。从学术到实践,从地方到全国,甚至从中国到世界。曾经的苦难变成今日的警钟,民族的浩劫化为世界的记忆。公祭活动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但铭记历史并不意味着心怀仇恨,公祭活动的举行还在于让人们深刻理解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沉痛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居安就要懂得思危。

活动只是表现,公祭并非形式。本次国家公祭日主题讲座不仅激发了当代大学生勇毅前行、圆梦中华的使命担当,也让同学们认识到中国维护和平、命运与共的伟大意义。


我校举办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线上讲座



文字:李慧婕